被微信屏蔽
其他

时间从容的记录着改革发展的轨迹,两代人的母校,不同的故事,不同的时代印记,相信这种印记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代际的更迭而更加绚丽多彩。

再次回到母校时,已是二十年后。

若不是那天因为妹妹无暇接外甥放学,我与母校的重逢可能要更晚一些。虽早已经联系过小学时的同学和早已退休的恩师,也早有回来看一看的打算,却常常苦于琐事烦身,或废于不勤,这打算便常常在心里搁着,放不下,时不时的便想捡起来。

外甥在这里读书,已经小学三年级。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,我也在这里读书,只是这读书的光景便大大不同了。

我在母校门口静静的看着,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,往事一幕幕,像剪辑的电影的片断,我仿佛能够触摸到二十年前它的沧桑。那时候没有这样整洁宽敞的四层楼房,甚至连“屋舍俨然”都算不上。一共十多座小房子分散坐落,多一半是土坯房,还有几座半新的砖瓦房,每座房子就是一个班,从幼儿园到六年级,因为孩子较多,每年级又分为甲乙班。

桌子由学校提供,是高约60厘米的铁架长条桌,桌面是两块黑漆漆的长条木板拼起来,漆面大多脱落了,斑驳的不成样子。没有凳子,每个孩子都要从自家带板凳,那时候没有成品板凳卖,都是自家粗制的小板凳,上课坐不安分的同学,常常闹出“人仰凳翻”的笑话。

每天放学的时候,老师会要求把小板凳放在桌子上,方便值日的同学扫地。扫地前是要用脸盆洒一些水的,因为教室的地面是泥土的,洒水是为了防灰,泼过水后,泥土味道很浓,我却觉得很好闻,这记忆里的味道,现在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,仿佛还能闻得到。

土坯房子夏天还是蛮凉爽的,但到了冬天,取暖也是个大问题。每个班级教室的左前方,都有一个炉子,班长也是“炉长”,到了取暖季,要每天早早到教室来帮老师“升火”。学校的资金有限,每个孩子都要从家里带一捆玉米核(玉米脱粒后剩的芯)或者带些劈柴,以便“升火”时做煤的火引子,遇到雨雪天反潮,常常等到校长用小铁锤“当当当”的敲响上课铃声,炉火还没旺起来,屋里的烟还没散尽,学生们只好在教室外等待。

大概在我三年级像我外甥这样大时,迎来了一个好消息,由于年久失修,这些土坯房子终于要翻盖了。这于我们而言的确值得欣喜,但愁坏了老师,房子一拆,学生就没地方上课了,校长出面和邻村的学校借了三间教室,一二三年级每年级甲乙两班轮流去邻村的学校上课,没轮到去邻村学校上课的班,就在原学校的操场上完成课时,我们就像迁徙的大军一样,抱着板凳穿梭于母校和邻村学校之间,板凳到哪里,哪里就是教室。现在回想起来,有些心酸,又有些怀念。

改革开放以后,我国致力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,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“一村一小学、一乡一初中”的义务教育格局,并且在政府财力、农民财力都不充裕的情况下,农村中小学校舍实现了由土坯房向砖瓦房的历史性飞跃,特别是近几年,很多地区的农村小学的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,学习环境和城镇学校差距日益缩小。外甥跟我说,学校现在不仅有实验室、图书室,还有微机教室、音乐教室,他最爱的是体育课,能够在操场上尽情的踢足球。

时间从容的记录着改革发展的轨迹,两代人的母校,不同的故事,不同的时代印记,相信这种印记将会随着改革的深入和代际的更迭而更加绚丽多彩。


制作团队

责编:曹     巍   王坤瑶

校对:张    宁

编委:点子正

编审:王兵伟

立足河北,放眼全国
网评时事,理性表达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